自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国内的各项政策对保安服务行业逐步开放,民营保安企业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舞台。10余年的发展,民营保安企业已逐步占据了国内保安市场的半壁江山,俨然已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中坚力量。面对机遇与挑战,民营保安企业应发挥自身的突出优势,通过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发展、扩展市场,迎接更加美好明天。
一、民营保安企业的现状与前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保安服务业属于朝阳产业。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越来越大,发展空间越来越广。特别是近几年来,政府大力推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民营保安企业也遇到一些发展的困难和瓶颈。这些困难和问题同时蕴含着“转型升级”的机遇,是发展道路上必经的阶段。经历成长的阵痛,民营保安企业必将、也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进入一个更新理念、更高水平、更成熟的快速发展时期。
(一)转变保安服务业发展理念,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在发展,受众对保安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广大客户不但感受到安全、放心,同时也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幸福感”?这是所有民营保安企业都应该注重和思考的问题。这是理念的转变,是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当今保安服务市场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恶性充争价、低价中标现象依旧存在;保安员入职门槛低、素质偏低、工资偏低、社会地位低、人员流失率高;部分民营保安企业的负责人依旧是只注重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客户数量、增加分公司数量,而对保安服务品质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够、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些都滞后于客户日益提高的对保安服务水平的要求。所以,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民营保安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注重塑造保安服务品质,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执行力强、服务优质、客户满意,能守护一方平安的安保服务国家队”,是民营保安企业长时间的追求和时代使命。
(二)注重客户体验,塑造高品质保安服务,打造“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保安队伍,提高客户的幸福感。保安服务本质是提供安全服务,守护的是客户单位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的是客户单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民营保安企业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保安员对于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过硬的专业素质、严明的纪律和强有力的执行力等,是保安服务好不好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应当将和谐、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安企业文化,对内煅造好保安、对外塑造好公民。保安队伍应紧密联系客户,将“为客户服务”的思想融入到队伍,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思想融入到队伍,为客户增加幸福感,让客户得到更好的保安服务体验。各民营保安企业应该具有这种情怀、高度、格局,这也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实际体现。
(三)困难、问题是机遇更是挑战,是民营保安企业的升级空间。在保安服务业内,常有同行抱怨:保安行业招人难、入职门槛低、文化素质偏低、流失率高,社会对保安员认可尊重程度偏低、甲方服务费偏低、越来越难干的话语时有耳闻。这确实是这个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状。作为保安服务业的经营管理者面对这种现状不应该一味的抱怨,而是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应将这种改变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深入思考这种问题的成因,然后慢慢做出改变。保安经营管理者应该采取人性化和军事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保安员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其感受到保安大家庭的温暖和尊重。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积极致力于提高保安员的素质;逐步改善保安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保安员的待遇和福利;多做有利于稳人留心的事,多做有利于提高保安服务水平的事;多做提高保安员素质的事,多做符合保安员利益的事。凡此种种,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方向正确,日积月累的努力,这种现状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改观。
(四)调整分配模式,让保安员有更多“获得感”。保安服务是通过一线保安员来实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也是通过保安员来展现的。保安员应该是我们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安服务的根本。保安员是保安公司团队的一员,一些保安管理者忽视了这一点,从思想观念上就出了问题,所以导致不少保安项目流失率高,勉强维持。一些民营保安企业的经营者内心里只有“成本、利润”的概念,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缺乏远见,缺乏大局观,目光短视,只看眼前。面对流失率较高、成本上升的现状,我们应该把握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改变收入分配模式,将利益向保安员倾斜,让保安员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更安心更踏实的工作,流失率才会降低,才会涌现出更多的业务专精的保安员骨干,如此才符合保安公司的长远利益。
(五)避免恶性竞争,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民营保安企业应当有维护整个行业稳定发展的义务和责任担当,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和呵护。由于行业竟争激烈,部分同行不惜互相压低保安服务费价格中标,低服务费导致保安员工资水平较低,福利待遇降低,保安队伍极不稳定。导致招人难,招素质较好的人更难,从而使流失率居高不下,最终是难以为继。保安企业应该增强自律性,目光高远、勇于取舍,顾全大局,理性投标,确保行业市场环境秩序井然。
(六)加大对教育培训投入,提高保安员素质。扭转保安员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聘用素质较高的保安员。这需要较高服务费水平作为支撑才能实现。二是加强对保安员教育培训的投入和力度,不断提高保安员服务水平。民营保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保安员业务素质、法律法规、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培训,制订教育培训计划,采取有趣有益的培训形式,将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常抓不懈,长此以往,必见成效。
(七)保安品质服务建设永远在路上。各民营保安企业永远不能停止追求品质服务的脚步,保安服务品质是保安服务的生命线、立足之本。注重服务细节,精益求精,点滴积累,不断完善,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保安服务国家队的伟大目标。“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保安品质服务建设永远在路上,永不过时。
(八)高度重视管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保安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流失率较高,保安队伍高度分散在各个驻勤点。以某保安公司为例,公司在北京拥有2000多个保安驻勤点,十分分散,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以保证品质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了纠察队每天的例行检查外,培育一大批人品好,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可以信赖,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管理人才就尤为重要。事实证明,一个好的管理者能够将一个驻勤点管理得有声有色、井井有条、客户满意;相反,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也会让我们失去一个客户。民营保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摈弃任人唯亲的观念,应任人唯贤,大胆启用人品好、能干事、干好事的基层骨干;注重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时机成熟大胆任用。
(九)发展科技安防,注重人防+犬防+技防的发展模式。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突飞猛进的发展,再加上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提高,人防+犬防+技防的发展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保安服务业的绝对主流。“互联网+保安服务”将使客户直接对接保安企业,客户可直接在网上预定购买保安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这将对保安企业的组织调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未来智能楼控物联、火灾报警运营、防盗报警运营、远程监控、远程对讲、人证人脸识别比对、自然灾害预警、停车物联网管理、野外户外一键求救等科技型安防服务将会更加普及。能不能把握住科技安防的潮流,这是民营保安企业必须迎接的机遇和挑战。
(十)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民营保安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经过多年发展,民营保安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国门的经营和管理实力,拓展海外业务早已将不再是梦想。
二、民营保安企业的发展优势
民营保安企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独立的发展能力、自我革新能力和极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一)民营保安企业具有极强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民营保安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存发展欲望,市场敏感性强,具有强力的危机意识、创新动力和活力,能敏感地把握市场需求,通过不断的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安保服务业内是一支很强大的中坚力量。
(二)民营保安企业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民营保安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决策速度快、执行力强、效率高、资源配置速度快,将会是安保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和强有力的生力军。
疫情过后,国内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矛盾、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为民营保安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如何不断提高保安服务的质量、水平以满足保安服务市场的需要,守护客户单位的安全万无一失,我们永远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民营保安企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再创保安事业新的辉煌!